编辑:时间:2025-08-18 11:52:39 浏览次数:
近日,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机电学院“智造薪火”实践队深入抚州,通过瞻仰革命先烈、寻访矿冶历史亲历者和实地探访旧址,追寻红色足迹,体悟矿冶精神的时代价值。
01 缅怀与传承:在追思中铭记历史 实践队首站来到抚州烈士陵园。队员们在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敬献白菊,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走进烈士事迹陈列馆,一件件书信遗物、一段段感人事迹,无声地讲述着革命年代的艰苦卓绝。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先辈们“坚定不移跟党走”的信念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的感悟。在纪念碑前,全体队员庄严宣誓,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的决心。
02 聆听与感悟:从核工岁月理解奉献 怀着敬意,实践队走访了“721核工之家”的老党员孙爷爷。孙爷爷动情回顾了那段为国家核工业发展艰苦奋斗的岁月,并向队员们展示了珍贵的“入党五十年”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六十周年”纪念章。他讲述的老一辈核工业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奉献精神,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和“国家需要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让队员们深受触动和教育。
03 寻迹与思考:于矿冶现场体悟实干 在全国劳动模范谢柏华同志的带领下,队员们实地探访了承载厚重历史的721矿旧址。谢老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老旧矿洞里的轨道、矿车等各类挖矿设备,以及展览馆内陈列的工作证、工具等历史物品,回忆了当年住“干打垒”、吃窝窝头的艰苦创业历程。他告诉同学们,尽管当年条件极其困难,但大家凭着“为了国家的核事业,再苦再累都值得”的朴素信念,始终坚守岗位。这段镌刻在矿山深处的奋斗史,让队员们真切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忠诚报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宝贵品质。
从老党员闪亮的勋章到旧址斑驳的矿车,从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到核工业建设者的忠诚奉献,再到矿冶劳模的实干担当,实践队的每一步寻访,都让队员们对矿冶精神的内涵及其背后的精神脉络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同。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练就扎实本领,锤炼优良品格,为未来投身制造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